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挖掘、传承、保护和弘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是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乌当区因此也形成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特色风俗,多样的文化和民俗让乌当区更加的充满魅力。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
苗族花鼓舞又称"小尧花鼓舞",是流行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尖坡村花苗中的一种传统技巧性的舞蹈。
"小尧花鼓舞"来源于民间祭祖的活动,经过不断演变至今,主要是为庆祝重大活动的娱乐表演节目。其动作主要为了模仿劳动生产、生活动作、武术动作以及鸟兽动作四类,其中尤以男子高难度技巧动作表演为亮点,曾多次出访北京、上海、天津、湛江、新加坡等地。"小尧花鼓舞"是苗族历史演变的继承和发展,它承载着苗族同胞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保存和延续苗族同胞的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2007年5月,"小尧花鼓舞"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苗族花棍舞位于下坝镇谷金村上卡堡,苗语称"夺蕊鲷",又叫金钱棍,是苗族男女青年用于节庆娱乐活动的一种传统舞蹈。舞蹈用"钱棍"作为道具,唢呐、鼓点配乐指挥,用击、点、转、拍等棍法击打身体的肩、肘、胯等部位进行表演。舞蹈欢快热烈,节奏灵活,动作奔放,刚柔相济,送胯扭肩极具特色,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乡间迪斯科",曾多次出访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等地,也常用于大型活动开闭幕式。2007年,苗族花棍舞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偏坡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是以偏坡乡为代表的整个乌当区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区内布依族服饰制作基本相同。布依族服饰制作需经过齐麻织布、淀染裁剪、刺绣缝合多个环节完成,以宽腿阔袖为典型特征。
妇女着蓝、青、黑、白等颜色布料缝制的身宽袖大的对襟短衫,外饰方牌挑花围腰,下套阔腿长裤,用蓝黑布包头,脚穿翘鼻绣花布鞋。整套服饰的领口、肩上以及围腰、腰带、裤边均有精美、典雅的刺绣。男子服饰为蓝黑色大襟短衣或长衫,孩童头饰刺绣尾巴帽。2007年5月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
石村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村,是苗族世代居住的村落。几百年来,它一直沿袭着二月跳场活动。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蛮悉改流、苗亦归化"的政策。苗族同胞共同组织起义,但失败了。1736年,清军血洗参加的苗寨起义。1743年2月14日至16日,清军俘虏的苗族领导人及其同胞英勇地站在石洞寨的黑坡上英勇就义。为了纪念英军烈士,抚慰英国人的灵魂,当地苗族同胞在黑头坡组织了跳场活动。
跳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踩场、跳场和散场,持续三天。2月14日为踩场,主要是砍旗杆、树旗等祭祀仪式。2月15日是跳场,隆重举行立杆仪式和文化表演、斗鸡、斗鸟、唱民歌等民俗节日。2月16日是散场,收旗杆等待明年的跳场。
石头寨苗族跳场和白云区都溪跳场、南明区永乐乡罗吏目跳场以及高寨跳场为姊妹场,以前是"六年一轮回、七年两头跳"。现在它已经发展成每年一次,不再停歇。三到七、八万人参加,成为贵阳郊区最具影响力的民族节日活动。
石头寨苗族跳场是一项集苗族服饰、风俗、祭祀、娱乐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活动。它不仅是一根纽带,而且也是一个传承;同时,也是青年男女交流的平台,也是苗族同胞的大规模聚会;更是促进了民族的和谐、进步的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1月,石头寨苗族跳场被列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
砍牛经也叫《祭祀经》,是布依族人远古流传的一部丧葬祭祀经书,也是布依族人丧葬习俗中最为重要的仪式。据民间传说,该经起源于远古的食人风时代,是智勇双全的布依族祖先德颍用杀牛替代杀老人习俗而创造出来的,后来德颍把"经书"传给十二个弟子,该经便由此流传开来。
因为没有布依文字,布依人即用汉文标音著《祭祀经》,但在祭祀时摩师仍用布依语吟诵。典籍流传至今,各个地区对《祭祀经》的称谓各不相同,有的还称为《砍牛经》,有的称为《暮经歌》、《奠子》、《奠当》等。虽然称谓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砍牛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被誉为布依民族史诗,对于研究布依民族历史具有很高价值,2007年5月列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正是这些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让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变得更加有魅力。这就是贵州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之一,在贵州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地方,因此贵州又被成为"多彩贵州"。